郭敬辉
发布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0
“中国的高切林”——郭敬辉
郭敬辉(1916-1985)水文地理学家。直隶定县(今河北定州)人。历任河北师范学院地理系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四届副理事长。
1952年秋郭敬辉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地理系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55年郭敬辉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的地表径流》论文,发表了中国第一张年径流模数图。径流模数图(可转换为径流深度图)不仅是估算水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文循环的主要图种,还是研究自然地带规律性的重要环节。苏联的径流模数图早在20世纪初就由高切林编制完成。
新中国建国之初,郭敬辉先生就下决心要编制中国的径流模数图。但当时困难很多。首先是资料奇缺,整个西北地区只有黑河莺落峡站、新疆开都河焉耆站、伊犁河野马渡站(后改为雅马渡站)三个站的少量资料。东部地区也只有松花江哈尔滨站和长江汉口站等少数站有水文记录。他在广泛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19世纪俄国学者沃耶依科夫“河流是气候的产物”的名言,加上自己的研究,大量收集气候、土壤、植被、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各要素的资料,用卡片分类,累计有2000多张,然后日以继夜地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地进行分析研究。又鉴于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所以还要考虑径流的垂直地带性的分布。实在没有资料或分析把握不大的如西藏等地,则用虚线表示。同时又提出在勾绘年径流模数等值线时不能与年降水量的等值线矛盾的思路,这也是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编绘径流模数图的原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55年的《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第一张径流模数图,立即引起了地理界和水利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人们称为“中国的高切林”。
在编制径流模数图的基础上,郭先生又继续补充校核已有的资料,分流域对中国的河川径流量进行了估算。1956年上半年,郭敬辉调中国科学院工作,他让青年同志协助他整理部分资料。当时统计任务繁重,没有任何计算工具,只凭算盘反复拨打。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任务。于195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了中国河川径流量的估算结果。估算值为27841亿立方米。经过30年,1987年,水利电力部出版《中国水资源评价》一书,经过全国数以万计的水文工作者的努力,采用了先进的计算工具,得出中国河川径流量的数字为27115亿立方米。这就是目前的权威数字。但与郭先生所估算的数字相差仅2.6%,完全在允许误差的范围之内。试想,在1956年的条件下,能得出如此高水平的中国地表水资源的数字,是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获得的!
1959年,郭敬辉先生再接再厉研究中国河流数量的估算工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以什么标准来统计河流的数量。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按流域面积为标准,另一是按河流长度为标准。经过试验,河流长度的量算在不同比例尺地图和不同量算者之间的相差很大。所以郭先生最后决定采用面积标准,且以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作为估算的标准。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调研核算工作,郭敬辉在1959年公布中国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条数为50000多条。这个结论遂成为一个权威数字,在国内外一直沿用了30年之久。
此外,郭敬辉先生先后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中国径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等著名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地理界和水利界的普遍好评和重视。
从中国第一张径流图、中国地表水资源的第一次估算到中国第一次河流数目的公布,几乎是一气呵成,郭先生为中国的水文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