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雅雨
发布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0
书生从戎喋血辛亥的爱国地理学家——白雅雨
白雅雨(1867——1912)爱国地理学家
白雅雨(1867—1912)江苏省南通县人,名毓昆,字雅雨,号铣玉。自幼聪颖好学,18岁考中秀才,因痛恨清廷腐败,遂绝意仕途,就读于设在上海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先后在上海、天津任教。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为反清革命而奔走呼吁。是近代著名地理学家、民国政府追认的陆军上将。
参与创建中国地学会和《地学杂志》
白雅雨早年就学于江阴南菁书院和上海南洋公学就读。后在爱国主义驱使下钻研地理,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澄衷学堂等处任教。1908年应同乡张相文举荐,“江南才子”白雅雨举家北上,任河北师范大前身——北洋女师范学堂和北洋法政学堂地理教习。1909年同北洋女师范学堂教习张相文、陶懋立等,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并创办《地学杂志》,任编辑部长。一九一二年,中国地学会从天津迁往北京,以后在各地设有分会,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了活动。《地学杂志》共出一百八十一期,前十八期都是白雅雨和张相文编辑的。现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部分《地学杂志》。
图为《地学杂志》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地理学家
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有志之士纷然而起,探求救国救民之路,革命党人更是立志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1899年,白雅雨结识了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蔡元培等人,并与从事革命活动的章太炎、邹容、张键、章士钊等人有来往。1904年随蔡元培加入光复会(后随蔡一起入同盟会)。白雅雨以学校为阵地,寓爱国思想于地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培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爱国革命青年。他认为:“舆地之学为吾国固有之精粹,尤能兴起学者爱重国土之观念”,是中国最早的爱国地理学家。白雅雨在教书生涯中,培养了不少革命青年,李大钊就是他在北洋法政学堂的学生。李大钊1907年到北洋法政学堂求学,白雅雨成为他的史地老师。白雅雨渊博的史地知识,鲜明的爱国思想,献身革命的豪情壮志深深地影响并强烈地吸引着年轻的李大钊。师生二人志气相投,经常在一起促膝谈心,交流思想,研究时事,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白雅雨的谆谆教导,在李大钊心坎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思想上受到白雅雨的重大影响,对这位老师很敬重;在他所写《旅行日记》和《五峰游记》中,都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见《李大钊诗文选集》和《李大钊传》)。
书生从戎,喋血辛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震动全国。白雅雨认为,京、津是“清室之根本”,因此,极力主张组织发动京、津起义,以达到推翻满清之目的。他以组织红十字会的名义,聚众演说,宣传革命道理。11月,白雅雨在法租界的生昌酒楼与李大钊、凌钺等人建立了天津共和会,首批会员有20余人,白雅雨被公推为会长,负责领导工作。
12月14日,他又以同盟会代表身份,在天津英租界召集天津的其他革命团体,成立“北方革命协会”,以“崇奉孙中山三民主义,增进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为宗旨。
1911年12月31日,送走了妻儿,白雅雨便只身前往滦州,参加起义。临行前,他曾对战友说:“我来天津三年多,孜孜以求的,与诸位冒险奔波的,就是革命。如当今不加倍努力,就将付诸东流。此时,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路可走。成则国人所求,败则以身殉国,亦可无愧于生平!”这是一次惨烈的战役,白雅雨率领20余人的敢死队攻入滦州州衙,顺利接管了各项税款、文书。继而电告各国驻华公使、领事,宣布滦州独立。白雅雨、王金铭、施从云策划成立成立北方革命军军政府,任北方革命军参谋长,以进攻京津为目标,直捣清朝老巢。可惜由于叛徒出卖,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阻击,白雅雨在古冶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白雅雨怒目斥责,慷慨陈词:“吾,为国充兵,吾自当为国死,今被逮,吾何讳为?”他又笑着对周围的官兵说:我死没有什么可惜的,倒是你们来日就要做外国人的牛马,多么令人痛心!
临刑前,白雅雨昂首向苍天,高声吟唱《绝命诗》: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刑场上,敌人粗暴地令白雅雨下跪。白雅雨昂首挺胸,双目怒瞪,大声斥道:“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杀则杀之,何辱为!”刽子手残暴地砍掉他的一条腿,白雅雨扑倒在血泊之中。因无辫可揪,刽子手又把白雅雨的身体倒悬,挂在树上,割下他的头颅,尸首分离,惨不忍睹……白雅雨时年44岁,壮烈殉国!
白雅雨之墓
资料来源:
1.文化名流命脉——百年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9B%85%E9%9B%A8?sefr=enterbtn